
優質教育基金贊助
申請背景
?早於一九九五年便開始推行普通話課的何壽南小學下午校,抱著學生能運用普通話為溝通語言的目標,把普通話課程綱分作兩個不同的學習階段,初小(小一至小三)這階段的學習重點在讓學生掌握普通話之日常用語及提高學生學習普通話之興趣;高小(小四至小六)這階般的學習重點在讓學生掌握以普通話與別人對話。
申請目的
? 為了臻至更佳效果,何壽南小學下午校於一九九八年向政府申請了優質教育基金來加強普通話教學,校方希望藉此可提供資源給予學生在課堂以外學習及接觸普通話,讓他們增加學習機會,提升普通話水平。
成功申請
? 基於何壽南小學下午校推行普通話的經驗及勇於求進的計劃,何壽南小學下午校於一九九九年獲政府優質教育基金撥款加強普通話教學‧
額外資源的使用—教師增值
? 學好普通話,教師的質素不容忽視。教師要讓學生學得明白,能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及需要,加以設計活動,效果必定更佳‧然而在考慮師資方面,與其外求,不如從現有教師中考慮。從課程發展的角度來看,學校在推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將普通話一科加入更多教師參與,在人力資源分配上會更具彈性,在推動上亦會有充裕的人力支援。故動用一些申請所得資源在師資的培訓上,包括設教師進修有關提升普通話及普通話教學的津貼及開辦普通話培訓班給全校教師,以使老師在本科上有專業的成長的機會。
額外資源的使用—創造輕鬆樂學普通話的學習環境
? 要使學生學得輕鬆,除在課堂活動設計及課程剪裁上下工夫外,多元化及設獎勵性的課外活動能吸引學生學習。為了達到這目的,特別增設「普通話時段」,讓學生透過聽錄音帶,看音樂錄影帶、故事錄影帶及電腦光碟,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及接觸普通話的機會。「每月金曲」及「普通話點唱站」能提高學生對普通話的興趣,並可以較輕鬆地接觸普通話,透過這「多聽多讀」普通話,普通話水準也自然提升‧透過舉辦親子普通話班既可將普通話帶入家中,又可增加父母與子女的溝通‧
保良局屬校普通話匯演
年度 | 表演項目名稱 |
2003-2004 | 請放安心 (影片) (排練相片) (匯演相片) |
2001-2002 | 小小司馬光 (影片) (相片) |
2000-2001 | 勞動最光榮、找朋友 |
1999-2000 | 咕咚來了 |